政策解读

  • 2021-05-09
    [政策动向]教育部召开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
    5月7日,教育部召开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八年来,教育系统始终坚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如期完成了教育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取得了巨大成就。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发展阶段,要深刻认识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意义,统筹更多资源、汇聚更大力量,做出教育系统更大贡献。一是做好政策衔接,积极谋划推进与振兴乡村教育和教育振兴乡村相匹配的支持政策,实现政策体系、制度体系、工作体系的平稳过渡。二是落实“四个不摘”,严格落实中央要求,把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集中力量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立健全巩固拓展义务教育有保障成果长效机制。三是强化定点帮扶,发挥高校排头兵作用,相对稳定帮扶关系,创新帮扶方法,拓宽帮扶领域,丰富帮扶内容。四是突出育人特色,把乡村振兴作为立德树人和思政课堂的重要内容,深挖育人资源,做好宣传引导,加强实践育人,动员广大干部师生到一线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福建省教育厅、贵州省教育厅、清华大学、吉林
  • 2021-05-09
    [政策动向]教育部召开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
    5月7日,教育部召开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八年来,教育系统始终坚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如期完成了教育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取得了巨大成就。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发展阶段,要深刻认识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意义,统筹更多资源、汇聚更大力量,做出教育系统更大贡献。一是做好政策衔接,积极谋划推进与振兴乡村教育和教育振兴乡村相匹配的支持政策,实现政策体系、制度体系、工作体系的平稳过渡。二是落实“四个不摘”,严格落实中央要求,把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集中力量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立健全巩固拓展义务教育有保障成果长效机制。三是强化定点帮扶,发挥高校排头兵作用,相对稳定帮扶关系,创新帮扶方法,拓宽帮扶领域,丰富帮扶内容。四是突出育人特色,把乡村振兴作为立德树人和思政课堂的重要内容,深挖育人资源,做好宣传引导,加强实践育人,动员广大干部师生到一线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福建省教育厅、贵州省教育厅、清华大学、吉林
  • 2021-04-30
    [政策动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目  录第一章 总  则第二章 产业发展第三章 人才支撑第四章 文化繁荣第五章 生态保护第六章 组织建设第七章 城乡融合第八章 扶持措施第九章 监督检查第十章 附  则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制定本法。第二条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活动,适用本法。本法所称乡村,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外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综合体,包括乡镇和村庄等。第三条 促进乡村振兴应当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乡村在保障农产品供给和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特有功能。第四条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创新
  • 2021-04-30
    [政策动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目  录第一章 总  则第二章 产业发展第三章 人才支撑第四章 文化繁荣第五章 生态保护第六章 组织建设第七章 城乡融合第八章 扶持措施第九章 监督检查第十章 附  则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制定本法。第二条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活动,适用本法。本法所称乡村,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外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综合体,包括乡镇和村庄等。第三条 促进乡村振兴应当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乡村在保障农产品供给和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特有功能。第四条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创新
  • 2021-04-30
    [政策动向]重磅!《乡村振兴促进法》审议通过!将于2021年6月1日起实施!附草案正文(全部)!
    据新华网最新消息,2021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乡村振兴促进法。这部法律将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具体内容如下。经过三次审议,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乡村振兴促进法。从此,我国促进乡村振兴有法可依了。这部法律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乡村振兴促进法包括10章,共74条。乡村振兴促进法规定,每年农历秋分日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建立乡村振兴考核评价制度、工作年度报告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实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健全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制度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农村住房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分类有序推进村庄建设,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严禁违背农民意愿、违反法定程序撤并村庄。(记者侯雪静;海报设计杨轶群)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乡村在保障粮食等农产品供给、保护生态和环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特有功能,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增进乡村居民福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制定本法。第二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
  • 2021-04-30
    [政策动向]重磅!《乡村振兴促进法》审议通过!将于2021年6月1日起实施!附草案正文(全部)!
    据新华网最新消息,2021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乡村振兴促进法。这部法律将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具体内容如下。经过三次审议,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乡村振兴促进法。从此,我国促进乡村振兴有法可依了。这部法律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乡村振兴促进法包括10章,共74条。乡村振兴促进法规定,每年农历秋分日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建立乡村振兴考核评价制度、工作年度报告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实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健全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制度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农村住房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分类有序推进村庄建设,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严禁违背农民意愿、违反法定程序撤并村庄。(记者侯雪静;海报设计杨轶群)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乡村在保障粮食等农产品供给、保护生态和环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特有功能,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增进乡村居民福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制定本法。第二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
  • 2020-12-09
    [政策动向]脱贫攻坚有我!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尽锐出战,交出这份“答卷”|教育发布2020
    直属高校扶贫工作具体情况如何?首先来看一组大数据↓↓↓
  • 2020-12-09
    [政策动向]脱贫攻坚有我!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尽锐出战,交出这份“答卷”|教育发布2020
    直属高校扶贫工作具体情况如何?首先来看一组大数据↓↓↓